如果為微小的收獲而沾沾自喜,本身就是一種無價值的表現。最渺小的人常關注著成績和榮耀,最偉大的人常沉浸于創造和勞動。可想而知,勞動是多么重要。對于生活來說,勞動能使你走向輝煌;而沒有他,能使你墮落至無限深淵。所以,為了生活,你需要勞動。
作為子孫,你需要勞動。曾國潘曾這樣教導家族子弟:看一個家族的興盛,看三個地方:第一,子孫睡到幾點,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的很高的時候才起來,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;第二,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,因為勤勞、勞動的習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;第三,看后代子孫有沒有在讀圣賢的經典,“人不學,不知義,不知道”。所以,子孫的勤勞、勞動決定著家族的興敗,而我們作為家族這一代的子孫,要更加努力勞動。為了家族,為了生活,我們需要勞動。
作為學生,你需要勞動。作為高中生,雖然體力勞動稍加減少了,但腦力勞動也日益勤勞。《悲催世界》中“未來將屬于兩種人:思考的人和勞動的人,實際上,這兩種人是一種人,因為思想也是勞動”。我想,這就是高中生的現狀,每天學習,每天思考,無時無刻不做著腦力勞動。所以學生的生活也是充實的、豐富的并且忙碌的,我們就是那兩種人,未來將是屬于我們的。但反之,如果學生時期我們不勞動,我們的未來將會怎么樣呢。是的,我們將沒有未來,一個連思考都不會的學生,那還叫學生嗎?那可能就是一個閑人吧。那將是會被未來淘汰的無用之人吧。為了未來,為了生活,我們需要勞動。
作為社會成員,你需要勞動。現在作為學生,而將來我們會成為各行各業中的一員,在不同領域為社會而奉獻。勞動者內涵正在不斷擴寬。網絡主播、職業電競選手、健身私教、夢想規劃師……這些以前很少見的工作被創造出來,同時也催生了這個時代新的“人生贏家”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激蕩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,細化的分工,擴寬了勞動者的內涵。因此,我們有更多機會在自己的領域展現自己,用自己的勞動來奉獻社會。為了社會,為了生活,我們需要勞動。
在不同階段,我們都在勞動著。可能為了自己,為了家族,為了社會甚至為了生活,我們都需要勞動。人的天賦就像火花,他既可以熄滅,也可以燃燒起來。而逼使他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,就是勞動,再勞動。